8月26日,由中非民间商会(China-Africa Business Council)编撰的《中国企业投资非洲——市场力量与民营角色》英文版和法文版在京发布。
作为中国首个以“民间商会”方式系统总结中非经贸投资合作的专题报告,该报告以NGO的视角,在8个月里,组织超过50位专家和研究人员,调研了超过770家中国企业和企业家(350家基础调研+100家重点调研+320位企业家),通过63个企业/项目案例,展示了中国企业与非洲国家开展经贸投资合作的历程、成效和趋势。林毅夫教授为报告作序“新的里程碑”,非洲企业家丹格特先生为报告作序“从非洲看未来”。
来自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的 主持人王冠,主持了大使、企业家、学者对话,索马里驻华大使阿瓦莱·库拉内、布基纳法索驻华大使阿达马·孔波雷、中国非洲研究院姚桂梅以及华为、华坚、海山、格林福德等企业代表参加。
报告显示,中国企业对非投资可以追溯到“40年前的起点”上个世纪80年代;2000年以来,在中非合作论坛推动下,中国企业对非投资进入了“小步快走”的发展阶段,尤其是中国民营企业逐步成为中非经贸投资合作的主要力量,正在经历从“走向非洲”到“落户非洲”、再到“扎根非洲”的转变。中国民营企业对非洲经贸投资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期的“萌芽阶段”,二是20世纪最后十年的“起步阶段”,三是21世纪以来的“加速阶段”。
报告推算,2020年末,中国企业对非直接投资存量应不低于560亿美元;民营企业在中国企业对非直接投资规模占比约70%,中非民间商会2021年调研发现,百家重点民营企业对非洲“再投资”比例约30%。
在中国企业眼中,在非经贸投资的国际环境会变得复杂,主要源于:全球政经治理体系正在深刻调整,一些欧美开发性金融机构质疑并干预中企在非投融资模式,新冠疫情加剧了非洲国家的债务难题,美国基于与中国的竞争正在重新定义非洲的战略价值,一些国家与机构借新冠疫情对中国进行了“污名化”攻击。
在中国企业眼中,在非经贸投资需要面对、适应六个方面的不确定性:与安全相关的不稳定因素、经济结构问题、政策摇摆问题、货币汇率波动、产业配套难度、国别差异显著等。尽管如此,中国企业仍对投资非洲保持乐观,并针对自身问题与短板不断加强能力建设,探索三方合作,制定长期经营规划,融入非洲经济社会发展;在市场力量的驱动下,中国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更多的民营500强企业,对非投资在关注传统投资领域的同时,正在着眼中高技术制造、医疗医药、数字经济、航空产业等新领域的发展与合作。
报告下载地址:
中文版:市场力量与民营角色:中国企业投资非洲报告
English version:Market Power and Role of the Private Sector: Chinese Investment in Africa
Version française:Les forces du marché et le rôle du secteur privé: Investissements de la Chine en Afrique
Versão em português:A força do mercado e o papel do setor privado: O Investimento Chinês em Áfr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