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会员动态
凝聚可持续共识 推动绿色矿业发展—— 访中鼎国际董事长胡立俭
[来源:国际工程与劳务杂志]    [发布日期:2017-03-08 15:42:00]
摘要:矿业公司应如何把握“一带一路”战略和国际产能合作带来的机遇,建立环境友好、绿色和谐的矿地关系,实现多方受益的可持续发展?本刊邀请中鼎国际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鼎国际”)董事长胡立俭接受采访,解读中鼎国际海外矿产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记者:您对可持续基础设施的理解是什么?建设可持续基础设施的意义是什么?

胡立俭:“可持续基础设施”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基础设施领域的延伸和深化。无论是“可持续发展”还是“可持续基础设施”,关键都在于“可持续”。 通俗地说,用得好的、用得久的、对社会好、对企业也好的,我认为就是可持续的。从社会发展和国家战略高度来讲,就是要充分协调“今天”与“明天”的关系,即协调好项目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从具体项目实施上来理解,就是项目规划注重长远价值、项目功能设计合理实用、项目建营过程节能高效、项目服务对象长期受益、项目运营成功模式可复制、项目社会美誉度可传播。

因此,我认为建设可持续基础设施是兼具经济和社会双重意义的,其兼顾投资方、运营方、建设方、使用者等多方经济利益,并产生促进政局稳定、增加就业岗位、改善民生环境、增进文化交流等多方面的社会效益。当前,可持续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已成为了保持全球经济可持续增长的一个重要推动力。

可以预见,在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过程中,可持续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效将会是对国家与国家及地区之间的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起积极促进作用。而对我们企业而言,练队伍、树口碑、交朋友、拓市场、塑品牌,就是最好的收益。

记者:贵公司在矿山开发中是如何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为实现矿山的可持续发展,是否建立了相应的管理体系和评价标准?

胡立俭:“一头两翼三凤尾”是概括中鼎国际产业发展格局的一句话,其中“一头”指的是以对外投资,尤其是海外矿产资源投资为龙头,“两翼”是国内外工程承包、房地产开发,“三凤尾”是工程设计咨询、进出口贸易和劳务输出。实现从单纯的承包工程到海外矿产资源投资建设运营并举的转变,是中鼎国际的战略发展方向之一。公司在2003年投资开发了马来西亚阿勃克煤矿;2007年瞄准印尼井工煤矿开采市场空白,投资开发了印尼朋古鲁煤矿,再次成功切入东南亚矿产资源开发市场;2012年投资了印尼红土镍矿项目,可以说,把海外矿产资源投资开发打造成对外投资龙头,本身就是中鼎国际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布局之一。

那么,在矿产资源开发的过程中,中鼎国际是如何贯彻自己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呢?

一是战略可持续。通过资源整合,打造产业链一体化可持续经营格局,在印尼朋古鲁煤矿一井取得成功后,中鼎国际相继投资、兴建、运营了朋古鲁二井及自备电厂,未来将联合印尼当地大型露天煤矿组建成立煤炭运销公司,建立煤电运销一体化的发展格局。在投资了红土镍矿后,公司继续探索镍铁冶炼发展途径,现已在印尼对镍铁冶炼厂进行了初步选址。

二是资源可持续。在印尼,我们看准随着印尼露天煤炭近年来被大量开采,储量基本消耗殆尽、经济效益消退,加上印尼政府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抓住机遇,以自身之长在印尼以井工开采地下煤矿,从露天到地下,在资源上实现衔接可持续,赢得与印尼当地政府间的“双赢”。

三是绿色可持续。生产、生活环境是影响着员工心境、精神面貌的因素之一,朋古鲁煤矿因地制宜,植树种花,在矿区建起名曰“中鼎园”的生活营地,把雨林中矿山改建成了花园式矿区。

四是安全可持续。朋古鲁煤矿是个五“毒”俱全、地质构造特殊的矿井,又为印尼唯一成功开采的地下矿。安全生产是事关矿井生死存亡的天字号工程,我们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生产第二”的理念,加强现场安全监督管理、为提高矿井的安全系数,矿方还研究采用了一种新型支护——整体顶梁组合式液压悬移支架,有效增强了采煤工作面的安全可靠性。

五是技术可持续。朋古鲁煤矿二井采煤工作面于2014年采用了悬移支架配采煤机机械化采煤技术工艺,提高了矿井生产机械化程度,产量比原初炮采翻了一番多,实现了矿井安全高效开采。

六是管理可持续。其中加强属地化管理,是朋古鲁煤矿持续稳定发展的法宝之一。通过多年来的安全生产技术培训上岗和“传帮带”,到2016年底,矿上员工中已有近80%的印尼员工,属地员工总数近500人,实现了由“中国队伍、中国速度”向“印尼队伍、中国速度”转变。

矿产资源投资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方方面面。中鼎国际在公司层面建立了总部—境外机构垂直化管理体系,用以支撑全产业链的跨国经营。公司总部作为海外项目“产业链式运营”的内部资源和生产要素统一配置中心,通过公司总部“一站式”的业务整合,实现公司海外项目投资、设计、采购、施工、运营的全链条自主掌控和高效率运营服务。矿方负责对外市场化运作,例如主营业务的拓展和运营管理,做大做强各专业业务。与此同时,公司也对国内外各机构和项目实行统一协调,按照产业链条实行联合协同作战,以此提高项目运作效率,降低项目总体成本,实现公司整体经济效益最大化,提升整体竞争力,从而实现发展可持续。

同时,我们建立了日常风险防控体系,海外项目突发安全事件响应和处置机制,确立了差异化的安全风控体系,强化危机管理,保证了安全发展可持续。在项目层面,值得强调的就是前面所提到的属地化管理体系,中鼎国际在跨国经营中牢记属地化意识,树立“走进驻在国、熟悉驻在国、融入驻在国、扎根驻在国”的理念。大力推进投资经营属地化,寻找实力强而可信赖的属地合作伙伴,优势互补从而达成了互利共赢;大力推进人力资源属地化,这不仅包括聘用当地员工,还包括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全面提升属地员工的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大力推进跨文化融合,注重与属地员工沟通,尊重外籍员工宗教信仰;大力推进社会责任属地化,通过尊重所在国、所在地法律法规要求,做到合规经营甚至“超规经营”,切实履行社会责任,热心慈善事业。从投资合作、劳动用工、技术支持、文化融合、社会责任等多个层面推进项目属地化,全方位融入驻在国,实现属地化“走上去”,可持续“走下去”。

 

记者:矿业国际合作如何与基础设施建设、国际产能合作相结合,并带动当地相关产业发展,实现经济可持续?

胡立俭:当前,我国已是世界第二大对外投资国,政府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开展国际产能合作,不断加快投资便利化进程,使得中国企业深化“走出去”的内在动力也在日益增强。实体投资将是对外投资的主流,基础设施、制造业将成为投资关注的重中之重。

矿业国际合作势必伴随着基础设施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推进,如中鼎国际在东南亚与印尼维查雅集团合作开发煤矿的过程中,就充分考虑当地电力资源紧缺的实际,兴建自备电厂以选洗后的低质煤发电,发展绿色循环经济。又如在印尼红土镍矿的开发过程中,公司首先高效地建起了道路、码头、堆场等基础设施。

以全球视野来看,矿业是周期性行业,经济调整期恰好是发展机遇期,世界经济发展历程也表明,矿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肩负着复苏增长的重任,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提出了国际合作的要求。站在国家的角度,去海外拿资源、拓市场,更是能源安全、“生于忧患”的战略考量。

“走出去”企业在矿业国际合作与基础设施建设、国际产能合作相结合的过程中,应根据国家战略进一步优化结构布局和项目布点。

在2016年中国新签对外工程承包合同总额中,“一带一路”相关61个国家和地区的合同额占到了总金额的一半,证明工程承包在“一带一路”沿线发展非常快、市场相当大、机遇特别好。

同时,在我国提出的国际产能合作“十三五”规划中,将印尼、马来西亚、哈萨克斯坦等周边重点国家作为“主轴”,将非洲、中东和欧洲中东部重点国家作为“西翼”,将巴西、秘鲁等拉美重点国家作为“东翼”,为企业指明了方向。在此基础上,企业应当努力提高境外直接投资及管理的质量,同时以建营一体化推动对外工程承包的转型升级,通过进出口业务提升装备、技术“走出去”的水平,充分发挥投融资对项目的推动作用,加快能源、资源合作的上下游全面产业链延伸,加强企业与企业、企业与行业间的联合,带动项目驻在国交通、电信、电力、基建、环保等相关产业发展,真正促进合作可持续、经济可持续、发展可持续、绿色可持续。

 

记者:公司是如何选择和利用技术含量高的选矿、采矿、安全等装备或服务,保障矿山生产环保节能,以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生产效益的?

胡立俭:中鼎国际在印尼自主投资、设计、建设、运营的朋古鲁煤电项目,使公司成为了全球第一家在印尼以井工方式开采煤矿获得成功的企业。印尼作为全球煤炭大国,煤炭年产量近4亿吨,但大部分为露天开采煤矿,地下煤矿几近空白,主要原因是该国煤层埋藏浅,煤层顶板以表土层和炭质页岩为主,非常破碎。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都到印尼尝试过井工开采,均因顶板支护等问题不能得到解决而以失败告终。在复杂、艰难地质条件和高瓦斯危险环境下井工采煤,从百年安源煤矿走出的中鼎国际可谓经验丰富,在国外开矿伊始就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来保安全、降成本、提效益。

2009年,朋古鲁煤矿一井就使用了当时国内领先的整体顶梁混合式液压悬移支架放顶煤开采工艺,合理确定采高、循环进度、挡矸板的长度等技术参数,解决了工作面摆大方向开采、过断层、35度大倾角等条件下的开采技术难题,不仅大大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还能有效控制顶板,与传统单体柱绞接顶梁支护的工作面相比,月产增加2万吨以上。

此后,随着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矿井瓦斯涌出量逐步提高,在已成熟掌握应用悬移支架技术,支护、放顶均采用液压控制操作等技术的基础上,中鼎国际又在印尼开业界先河,于2014年7月起在朋古鲁煤矿二井正式实施机械化采煤,使用悬移支架配采煤机回采工艺,具备前期准备工期安装速度快、劳动强度低、安全系数高等特点。在井下,采煤机以每分钟1.3米左右的速度行走,割一排煤大概只需要两个小时,原来炮采每天采煤一排半左右,现在采煤机每天可以割4-5排煤;原来炮采工作面一班需要中国员工10人、印尼员工25人,现在只需中国员工和印尼员工各6人。在全球经济持续低迷、煤炭行业仍处寒冬的形势下,朋古鲁煤矿产量、进尺不降反升,全矿原煤和精煤产量与实施机采前相比分别增长66%和70%,进尺数增长23%。同时进一步减少了人力、物力投入,降低了矿工劳动强度和材料、用工成本,还能少用、不用所在国不安全型炸药,海外矿山生产更加安全环保。

 

记者:矿业是经济的基础产业,是项目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但同时,矿山开发不可避免地会对当地环境产生深刻影响。公司是如何建立环境友好、绿色和谐的矿地关系,保障当地环境可持续?

胡立俭:多年来,中鼎国际围绕“绿色、友好、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矿区始终坚持建立“环境友好、绿色和谐”的矿地关系。在推进国际化战略和实施海外项目管理的过程中,公司反复强调“跨文化管理”和“绿色友好走出去,方能可持续”的重要性。围绕企业发展多措并举,积极改善项目所在地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切实搞好属地关系,打造绿色、生态、环保、科技、人文、和谐的矿产企业。

朋古鲁煤矿在建设初期,所在的地区交通极为不便,目睹当地落后的交通环境,公司把修好矿区通往城镇的道路作为惠及当地居民的民生工程,使当地村民彻底告别了步行走山路的历史。由于印尼员工大部分信仰伊斯兰教,公司在煤矿现场为印尼员工和周边的村民建起了用于祷告的小型清真寺,将复垦后的矿区改造为小型的休闲公园,供当地村民使用,展现了一个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致力于当地经济建设、和谐稳定的优秀企业形象。

中鼎国际积极推行绿色建设导向,坚持绿色施工原则。我们在每项工程施工之前,都按照驻在国的环境治理计划,结合国际环保标准的要求,最大限度地与生态协调。在施工过程中,注重减少场地干扰,降低环境污染,节约水、电、材料和其他资源能源的消耗,实施科学管理、保证施工质量。我们注重绿色、环保,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坚持绿色“走出去”、绿色运营、绿色发展。

走进如今的朋古鲁煤矿,每个角落都是四季如画,名副其实的“花园式”矿区,印象中烟尘蔽日的矿产企业却几乎看不到一丝灰尘,俨然一座生态家园。建矿以来,中鼎国际始终坚持将环境建设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先后投入上千万元实施环境建设,安排专人负责环保现场管理,得到当地政府和居民的高度认可。

我们自主设计、投资、建设、运营井工煤矿和火力发电厂,从黑暗幽深的地底源源不断地带来能源,点亮我们的营地和周边的村落。矿地双方共享绿色开采带来的美好生活,感受与大自然握手而进的和谐。

 

记者:履行社会责任是可持续基础设施理念的基本内涵,也是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是如何通过履行社会责任,帮助项目融入当地产业一体化进程,获得可持续发展的?

胡立俭:中鼎国际大力推行属地化管理,切实履行企业社会责任。遵守驻在国法律法规,尊重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大量聘用和培训外籍员工。

在印尼,中鼎国际井工开采声名远扬,朋古鲁煤电项目是按照1:4的比例配比中方员工和印方员工,而目前印尼籍员工已接近在矿人员的80%,通过“师带徒”的方式培养出的印尼员工已经成为朋古鲁煤矿安全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我们对中印员工一视同仁,向印尼员工传授先进的采煤技术,聘请印尼优秀人员担任管理人员,参与到煤矿安全与生产的各个领域。中印员工亲如一家。在新春联欢会上,在团年的宴会上,在庆功的欢聚中,在羽毛球、篮球场上,中印员工同声歌唱同台竞技。

通过多年的发展,今天的朋古鲁煤电项目为当地提供的稳定工作岗位,被当地青年视为追求更好生活的有效途径。在朋古鲁地区,当地居民以到中鼎国际上班为荣耀,朋古鲁项目能实现他们“一人上班,全家小康”的目标。企业与属地相互交融,形成了利益共同体、连心桥,矿厂成为了当地员工自己的家。同时,近三年来,一井、二井先后投入40多万美元进行井口煤坪及道路硬化、建篮球场、建当地人做礼拜的清真寺、砌筑大型沉淀池、工业区绿化、建污水处理系统、修进矿内公路等,改善了当地的环境,活跃了当地的经济。

为了尽社会责任,融入当地社会,扩大中鼎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朋古鲁煤矿积极参与慈善与公益事业。2011年4月印尼亚齐发生7.1级大地震,朋古鲁煤矿积极参与捐助,连续多年关心看望朋古鲁省孤儿院的小朋友们,并给他们捐款捐物。

2009年,中鼎国际开全国之先河,评选海外项目“洋劳模”,邀请他们到南昌总部来接受表彰,与中国劳模一起披绶带、戴红花、拿奖金,并组织他们到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参观。印尼劳模感受中国文化后回到家乡,成了村镇里的“明星”,引来当地媒体争相报道,古老而现代的繁华国度和文明且专业的跨国企业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美好的印象,在驻在国传为佳话。中鼎国际也被中国驻印尼大使誉为“中国企业在印尼开展属地化管理的成功典范”。每年一度的“洋劳模”活动成为了中鼎国际的文化盛宴,成为了中鼎国际宣传江西企业的窗口和平台。在多年的海外经营中,中鼎国际按章纳税、捐资助学、积极建设公益设施,被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评为最佳企业社会责任银奖。

 

记者:您认为在国际经济新形势下,企业进行境外矿业合作的新挑战有哪些?能否提出相应对策?同时,为更好地实现项目的可持续,企业还需要获得来自哪些方面的支持?

胡立俭:中鼎国际近十年来积极“走出去”,到海外进行矿产资源投资合作,既是满足国内对矿产资源不断增长的需求的必然要求,也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不断发展壮大成长为挤身全球国际承包商250强企业的必由之路。投资矿业的初期是冲动大于理性,属野蛮式生长中的对外投资。虽然取得了很可观的成绩,但同时也付出了较高的学费。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全新布局。以及国内对投资海外矿业的环境更趋于理性,中鼎国际也要附大势所趋,以科学的态度面对“走出去”战略下境外矿业合作的新挑战。

国际经济新形势下,随着经济增长,各国秉承绿色矿业发展理念,矿业发展可持续已成为全球共识。面对复杂的矿业合作环境,我们在境外矿业投资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全球矿业资源治理主体多是西方国家,形成了国际上通行的规则与机制,在某些领域甚至成为其实现自身利益诉求的工具,而我国参与国际矿产资源领域治理体系长期不足,导致对国际矿业游戏规则制定缺乏主动权,明显对我国境外勘查开发造成不利影响。再如国内各级地方政府对“一带一路”建设热情高涨,纷纷定规划、要政策,力争得到国家层面的支持。但是如果因为过度干预,而导致各省市地勘单位、矿业企业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盲目“走出去”,往往难以成功,还将背上沉重负担。

在此形势下,企业要应对挑战、克服导致对外矿产资源投资失败,应该遵从十二个“可”。这是根据我多年海外经历、经验及教训总结提炼而成。得到过很多政要、商业合作伙伴的高度认可。一是“可以的市场”,行业要开放、产品要有市场,未来20年包括中国、印度在内的金砖五国及东盟一众发展中国家将会是矿产资源最大的需求国,而稀土、锂、钡、铌等矿产资源将最炽手可热。二是“可靠的资源”,包括禀赋、品味以及基础配套设施,地理、水文,甚至是气候都影响着资源的“可靠”性。三是“可信的伙伴”,拥有一个实力强而可信赖的合作伙伴,将大大降低投资的风险。四是“可行的方案”,效益优先。五是“可战的队伍”,国际化、专业化,以及不能忽视的跨文化管理。六是“可贵的支持”,尽可能地取得国家、政府、经融机构等组织的支持。七是“可达的安保”,安全保障是最基本的前提。八是“可能的联合”,尽可能的联合打造采矿、冶炼、加工、销售上下游一体化的产业链。九是“可控的风险”,要“了解风险,了解回报”。十是“可用的政策”,投资者最需要的是国民待遇、政策稳定、消除政治性歧视。十一是“可续的情谊”,好的口碑、形象才能延续情谊,投资才能可持续。十二是“可观的效益”,投资最重要的是回报,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兼顾社会效益。

对于企业要获得的支持,我觉得应从四个方面来考量。

一是完善政策环境。这需要通过深化体制改革和法制建设,强化中国企业在“走出去”中的市场主体地位。就政府来说,要为企业对外投资提供更加规范的程序和有效服务,从国情出发,制定相关规划和产业国别导向政策,使中国的对外投资与国内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相互衔接,同时也通过对对外投资的指导协调,防止中国企业在境外投资的恶性竞争。

二是注重培养“走出去”的市场主体。政府需要在金融、外汇等方面完善政策,鼓励具有比较优势的各类所有制企业,开展对外投资,发展跨国经营。从规模上讲,国家既鼓励大型企业走出去,同时也支持有条件的中小企业开展对外投资。

三是政府要求企业依法经营,遵守当地法律法规,认真履行必要的社会责任,包括保障当地员工的合法权益和当地投资伙伴的合法利益。中国企业在开展境外投资时,应注重对环境和资源的保护,并支持当地社会民生事业。这样,“走出去”拓展中国企业的发展空间,也为当地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和税收。

四是在政府间加强国际合作。通过政府间的双边、多边投资合作促进机制,与相关国家签订双边投资保护协定,为中国企业开展对外投资合作,创造更多便利条件。